教會和政權共舞?

日前見到廣告,聖神研究中心請了一位陳劍光牧師來為天主教徒做一個講座,題目是「教宗良十四與中梵關係」。

我覺得有些奇怪。有兩個可能:一是,陳牧師知道教宗良會怎樣處理中梵關係,而想和我們天主教教友一齊評估教宗會作出的取向。一是,他不知道教宗會作出怎樣的取向,而想啟導教友去勸告教宗作出他(陳牧師)以為合理的決定。前者和後者都不太適當,因為一位基督教牧師,並不能一定明白天主教教宗「應該」作出怎麼樣的決定。


九月十三日後,沒有任何聽了講座的教友來和我談話,我無從知道究竟陳牧師那天他講了什麼,我就讀了陳牧師的大作:“Dancing to an ever-changing Melody”。

陳牧師是一位學者,很詳細地研究了中共領導歷代的政策(Melody)和各宗教,尤其是天主教的反應(配合那“Melody”的“Dancing” )。

雖然那是一個歷史傳述,但字裡行間他也認同了一個原則:在偉大共產主義政府主導的情況下,宗教當然是「順之者昌」,配合得好的宗教就教徒增加,教務興隆。照這個標準看來這十幾年來天主教可以說和中共宗教政策配合得不錯(有了協議,全國地上主教都已合法)。那麼在眼前的情況下這十幾年來的配合應該進一步繼續。


眼前的情況怎麼樣?

  1. 有香港人離港,但也有從大陸及東南亞來港的華人,香港教區有很多機會服務他們,中央和香港政府都會重視教會的這功能。
  2. 香港教區和內地(地上、地下)的教會團體一向多溝通,近來和地上教會更有一齊討論教會中國化、周樞機和大陸主教也有越來越多的彼此探訪。
  3.  國內教會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地上、地下的合一,香港教區能公正地,降溫兩方之間長期的負面情緒,做和平的中間人。
  4. 大灣區的形成要求香港配合這事實:參與這大灣區的教會牧民,在不遠的將來希望在中國地上的主教團內成立一個新的大灣區主教團。

上述的「原則」和對「前景」的期望顯示陳大牧師不了解天主教和誓反教之間的大分別,更沒有好好讀過教宗本篤十六世二零零七年寫給國內天主教會的信。

天主教教會堅信祇有我們忠於我們的本質,我們才能對國家有真正的貢獻。直至我們不能幫助政權明白這點(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9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重要講話),就算有「一國兩制」的許諾,我們最多能作出一些被動的配合(其實這配合及教會和地方官員之間坦誠的溝通,已能使官方放下不必要的擔憂,知道教會對社會的治安及國家的繁榮實在有所貢獻),不能配合時祇能在地下奄奄一息或回應天主的召叫,作出殉道的見證


2025年10月1日     中國120位殉道宣聖25週年

1 thought on “教會和政權共舞?

  1. 本書原意為抛磗引玉,激發討論和關注。得蒙陳樞機細讀拙作,樞機思維博大精深,把數百頁之研究,精準撮要,慨欽佩又感激。

    作為學者,並非先知,只基於研究史實,找出原則,有時會無奈地為前景作可能性的推演,雖然有時不愿所推演的情境會出現。但這是學者的責任,推演有待日後世情批照。

    唯國情多變,如小弟之中國研究啟蒙恩師勞達一神父曾言,對中國要期望那不可預知的可能 (expect the unexpected) 。拙作结論補充為 要期望管理 (manage your expectation)

    再次感謝陳樞機的良言

    陳劍光
    Credo in ecclesiam

發佈回覆給「陳劍光」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